異位性皮膚炎該怎麼辦?
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、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,常見於兒童與青少年,但也可能影響成年人。其特徵包括皮膚乾燥、紅腫、劇烈癢感,以及反覆的抓癢和皮膚損傷。

這種疾病與遺傳、免疫系統異常及環境因素有關,容易因氣候變化、壓力或刺激性物質而惡化。

透過適當的保濕、防止刺激和醫療介入,症狀通常可以得到緩解並有效控制。

反覆癢痛的煩惱 如何擺脫蕁麻疹

蕁麻疹的成因非常多樣化,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過度活躍,導致皮膚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,引起血管擴張和液體滲出,進而在皮膚上形成紅腫、癢癢的風疹塊。這種反應可能由多種因素引發,包括食物過敏(例如海鮮、堅果)、藥物反應(如抗生素、止痛藥),或者昆蟲叮咬。環境中的刺激,例如冷熱溫差、日曬、壓力,甚至運動引發的流汗,也都可能觸發蕁麻疹的發作。

有些人的蕁麻疹是因為接觸到某些化學物質或植物,例如香料、清潔劑或特定的花粉。而某些情況下,蕁麻疹的成因可能是自體免疫問題,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自己組織產生攻擊,導致持續的症狀發作。還有一部分患者的病因無法明確找到,這被稱為「特發性蕁麻疹」,常見於反覆性或長期的病例中。總之,蕁麻疹是一種由內外多重因素引發的複雜過敏反應。

口服藥劑

治療蕁麻疹最重要的是儘量找出原因,除去原因才是治本的方法。而抗組織胺是治療蕁麻疹的首選藥物,在控制病情而長期服用下算是一種相對安全且有效的藥物。有些病患在急性或病情嚴重時,需同時使用多種抗組織胺來治療,甚至少數患者須加入類固醇或其他藥物方可控制。

自體血液減敏治療

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原則,除盡可能找出可能的原因而去除外,建議與醫師一起配合治療,蕁麻疹在妥善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,若藥物反應不佳患者,也可考慮接受「自體血液減敏治療」。

在所有慢性蕁麻疹病患中,約有四至六成患者呈現自體血清注射試驗陽性反應者,推測過敏原源於自體血清,這類患者可考慮使用「自體血液減敏療法」。

方式為自手臂取靜脈血約3到5CC,直接注射到臀部肌肉,每週一次,連續八週後,根據研究,可引發身體產生免疫耐受性,進而降低對過敏原的反應,超過五成患者可獲有效過敏改善。

「自體血液減敏療法」應是慢性蕁麻疹患者改善生活品質的一道曙光。此療法需由患者自費進行,目前健保並不給付。

禁忌症包括:哺乳、懷孕、甲狀腺異常、血液腫瘤疾病、免疫風濕性疾病、正在接受全身性類固醇或抗凝血藥物治療者。

居家保養

・洗澡用溫水,除了因冷而引起蕁麻疹之外,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。

・盡量不要搔抓皮膚,以免造成傷口,進而引起細菌感染。

・穿著寬鬆的衣物,心情放輕鬆。

・將會引起過敏之食物作紀錄,避免再吃到會引起過敏的食物。